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行业业绩整体承压 121家A股药企预亏

  • 文学
  • 2025-02-06 08:13:02
  • 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张小洁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潘悦 制图

行业业绩整体承压 121家A股药企预亏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持平,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1%。行业业绩整体承压的背景下,A股上市药企2024年业绩不容乐观。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发稿时,已有257家A股上市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从预告净利润下限看,盈利面超五成,11家药企2024年净利润预计超10亿元。与此同时,有121家企业预计亏损,亏损额合计逾300亿元。

  121家企业合计亏损逾300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发稿时,497家A股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257家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

  按照预告净利润下限统计,11家药企预告净利润超10亿元。其中,科创板企业百利天恒以36亿元的净利润额暂居首位。该公司披露,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超52亿元,同比增加932.27%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达仁堂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50亿元到23.90亿元,目前位居第二。

  与此同时,有121家药企预计2024年净利亏损,数量占已披露业绩预告药企数量的近五成,预计亏损额合计为318.38亿元至402.12亿元,振东制药、华仁药业等七家企业预告净利润下限超过10亿元。

  记者注意到,目前有47家药企为首亏,其中不乏百亿市值的知名药企。例如以岭药业公告称,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0亿元至8.00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3.52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5.91亿元至7.91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2.65亿元。华大基因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50亿元至9.20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290万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7.30亿元至9.50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274万元。

  首亏企业中,目前预告亏损额最大的是华仁药业,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1.80亿元至13.80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88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11.90亿元至13.90亿元,上年同期为1.67亿元。此外,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等30家企业预告净利润下限为亏损过亿。

  从增幅看,同花顺数据显示,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最大变动幅度统计,上述257家药企中有146家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

  不少企业预告净利润虽为正值,但较上年大幅下滑。例如万泰生物公告称,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600万元到1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16168万元到112768万元,同比减少93.11%到90.38%。通化东宝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052.7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112730.76万元,同比减少约96.53%;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7071.9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89679.41万元,同比减少约76.81%。上海谊众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00万元到1000万元,同比减少93.81%到95.05%;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到600万元,同比减少96.28%到97.52%。

  2024年行业业绩整体承压

  上市药企业绩欠佳的背后,是医药制造业整体业绩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医药制造业营收增速低于整体工业企业,但利润增速高于后者。

  不少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了市场环境压力。例如振东制药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1.50亿元至13.50亿元,该公司在业绩变动原因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由于主营业务受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量或价格下滑,导致该部分产品贡献的利润下滑。启迪药业表示,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富祥药业也表示,报告期内,医药市场环境复杂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医药业务营业收入下滑,且部分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记者梳理上市药企业绩预告发现,应收账款问题对不少公司的业绩负面影响较大。例如海王生物公告称,公司主要医院客户资金持续紧张,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持续拉长,影响了公司的营运资金流转效率,进而导致公司营业规模的缩减及利润的下滑。奥精医疗表示,2024年公司给予经销商信用账期延长的优惠政策,导致应收账款账龄一年以上的金额增加,使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长药控股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亿元至12亿元,该公司表示,因报告期货款回收较差,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约4亿元左右,同比增幅较大。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兴分析称,受集采扩面、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部分医药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另外,除国家、地方联盟集采持续提速扩面,执标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四同药品”医保药价治理、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也进一步促进药品主动降价。

  此外,国内医药消费增长不及预期。李兴指出,“我们判断,医药品消费具有刚需属性,当前阶段的低迷或许是由于疫情期间居民家庭药品储备较大,需静待前期存量产品消化。”

  增长质量和估值相关度或将提升

  从长期看,机构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看法依然积极。

  李兴表示,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上市、流通、使用及支付各环节均离不开行政审批监管,因此研究梳理政策这一外部因素,能够深刻理解医药行业运行逻辑及趋势。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鼓励医药创新+提升医疗服务+优化医保支付的“三医联动”政策体系,主线任务是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2024年更是在支持创新药、药品审评改革、扩大医疗领域开放试点、医保数据衔接商业保险等相关方面大力推陈出新,预计为医药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沃土。

  “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质量增长成为常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认为,从过去几年已经出台的各项行业政策看,“三医联动”顶层制度设计的各项改革措施已经逐步落地。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是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领域即将迎来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等“深水区”的改革,整体符合预期。

  “我们统计了医药板块公司近期的业绩预告,板块整体2024年业绩承压,业绩增速和资金配置接近底部,2025年行业业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增长质量和估值相关度预计进一步提升,而非短期业绩表现,也就是投资者或更加关注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我们认为以上领域战略的积极变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股视角。”浙商证券分析师孙建和吴天昊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写道。华福证券分析师陈铁林(金麒麟分析师)也表示,进入2025年后,市场有望开启估值切换,2024年大环境影响下医药板块较多公司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而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也让一些机构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同花顺数据显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已连续四年走低,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下跌12.24%、22.44%、12.45%和13.86%,今年以来继续走低。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表示,从公募基金持仓情况看,2011年一季度至2024年三季度,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医药持仓比例平均为7.67%,目前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后续医药行业高景气、创新转型及政策倾斜相关细分方向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有望上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