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前夕,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作为青海最大的白酒企业,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上市的青稞酒企,天佑德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业绩持续低迷 库存积压
其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71亿元以内,同比增长不足5%;归母净利润为3583.25万至4479.0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0%-60%。扣非净利润同样下降51.82%-62.37%。
天佑德酒2024年前三季度再次延续了上一年同期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前三季度营收9.87亿元,同比增长4.89%,但归母净利润5744.84万元,同比下降45.80%,其中第三季度甚至亏损2216.92万元,同比降幅达到334.41%。
对于净利润的变动,天佑德酒表示,2024年,公司加大了对终端、消费者的回馈,同时加大了对重要战略产品的投放力度,本年度市场费用同比增加3000多万元;加之,公司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需要进行股份支付记账处理,对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额为-2513.92万元。
此外,天佑德酒面临存货堆积、产能过剩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年末存货仅为9.7亿元,2023年年末便升至13.5亿元。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天佑德酒期末存货已高达14.2亿元,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分别高达10亿元、2.4亿元。表明其最近几年存货呈的增长趋势。
2024年上半年,天佑德酒及旗下西藏阿拉嘉宝的设计产能分别1.5万吨、2500吨,但实际产量分别仅7073吨、182吨,产能利用率不足50%。销售量仅为8795吨,天佑德酒成品酒余量4287吨,半成品则为5.7万吨。
高管减持 与劲酒渐行渐远
天佑德酒在2024年12月18日发布了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解禁公告。而股权激励股份刚解禁,天佑德酒高管就迫不及待套现。
就在业绩预告公布的前两天,天佑德酒便遭遇六位高管集体减持。
1月22日,天佑德酒发布披露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预减持股份的公告,万国栋、鲁水龙、范文丁、冯声宝、郭春光、赵洁合计计划减持62.5万股即0.13%的股份;以1月23日收盘价9.47元/股计算,拟减持部分价值590万元。
不过,上述减持预披露公告发布仅两天后,天佑德酒即公告表示有高管放弃了减持,六位高管中的赵洁和郭春光“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价值的合理判断”,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由于尚未进入可减持期,这两人未实际实施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名减持高管有劲牌相关公司工作背景。天佑德酒董事、总经理万国栋,董事鲁水龙,董事、副总经理冯声宝,都曾在劲牌有限公司等劲牌相关公司担任管理职位。天佑德酒董事、董事会秘书赵洁,现任西藏纳曲青稞酒业有限公司的董事。
西藏纳曲曾是劲牌旗下的毛铺酒业和奇正集团下面的天麦力公司的合资子公司。之后,该公司投资人陆续变更,直到2023年,天佑德酒的子公司西藏阿拉嘉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其余股权,100%持股西藏纳曲。
对于本次减持计划,天佑德酒公告称,不会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亦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向北大捐款被质疑“利益输送”
2023年4月,天佑德集团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了捐赠协议,该协议规定天佑德集团将分五批次捐赠总计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公司股票。首次捐赠已于2023年5月顺利完成,涉及410.12万股,价值约6000万元。剩余的4000万元捐赠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分批次进行,其中每年捐赠金额不低于500万元,直至2027年完成全部捐赠。
在2025年1月9日,控股股东第二次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股份完成过户,本次证券过户公司股票40.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价值约500万元。
李银会于1983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期间获学士学位,并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李银会以60亿元的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上。不过,2021的榜单显示,李银会财富缩水至25亿元。2022年以后,则消失在榜单内。
李银会曾在回到母校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北大地质专业的学生,都有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哪怕是个人英雄主义。
此次捐赠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投资者质疑,有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出质疑,认为捐赠行为可能是“利益输送”,并指出天佑德酒应该将资金用于广告宣传而非捐赠。尽管天佑德酒董事长李银会对此予以否认,并强调品牌建设的长期性和创新性,但市场对此类捐赠行为仍持谨慎态度,普遍将其视为一种“变相减持”。
目前,白酒行业已进入缩量竞争时代,天佑德酒核心业务青稞酒在市场上相对小众,不仅要应对来自一线名酒和区域名酒的双重压力,还要面对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的困境。
业绩持续不振,困于青海本地,又频遭股东减持,被网友笑称为“天不佑的酒”的天佑德酒未来出路在何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有话要说...